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企业存在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有人说,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赚取利润;
有人说,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持续增长;
也有人说,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永续经营。
我想告诉你,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两个很厉害的人,对企业存在的根本目标,展开过一场争论。一个是美国通用汽车的董事长斯隆,一个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
那是在二战刚刚结束之后,美国的大型工业企业正在快速崛起,成为社会的一股新兴力量,很像最近十年来互联网巨头的快速崛起一样。那么,当时大型工业企业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斯隆认为,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股东赚钱,除此之外企业没有其他社会责任。斯隆的理由很简单:责任和权力应该是对等的,企业对社会有权力吗?没有。那当然也就没有责任。企业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使命就可以了。
但德鲁克不同意。我们知道,德鲁克在转向管理学之前,是一位政治学和社会学者。他之所以关注通用汽车这样的大型企业,就是因为他看到大型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德鲁克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大型企业)为我们的公民设置生活方向和生存方式的准则,它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社会的理解,围绕它来明确我们的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换句话说,德鲁克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企业作为一种新生力量,能不能让劳动者变得更好,能不能给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这是他研究企业的初衷,也是他思考企业行为的出发点。德鲁克认为,企业应该具有三重目标。
01
首先是企业自身的生存目标
这是其他所有目标的基础。在德鲁克看来,赚取利润并不是企业的目的,但利润是重要的。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生存目标。
02
企业还必须实现价值目标
除了生存目标,企业还必须实现价值目标。德鲁克认为,企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它的运作必须体现社会的道德信仰和主流价值观。比如,企业应该为每个员工提供公平的机会,每个劳动者都有权在企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
03
企业还必须实现社会目标
保证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企业是社会的经济器官,正常情况下器官的利益和身体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器官发生了癌变,就可能出现器官越长越大,而身体越来越虚弱。对应到现实中,就是企业出现了市场垄断、无序扩张等等。一个器官的目标,不应该是无节制地长大,而是想办法变得更强健、更敏捷、更深入地嵌入社会网络当中,更好地履行它作为社会器官的功能。
当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发生冲突时,德鲁克的答案是很明确的:企业目标必须对齐社会目标。他说:“公司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能够自动履行社会义务的方式进行组织。只有公司本身能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出于个别公司管理人员的社会良知和美好愿望,这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德鲁克对工业巨头的忠告。而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对社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工业巨头,德鲁克与斯隆的那场争论,更值得我们回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