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口碑营销不仅仅是企业“可以做”、“值得做”,而是“必须做”的事情。口碑营销在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企业每年花费几十上百万乃至更多的成本在精心策划的推广上,但事实上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往往是一些免费且朴实的东西,即来自可信赖渠道的口碑推荐。二是社交媒体的拓展,使得口碑传播的效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卓有成效,而且成本更低。
很多人觉得“口碑”是一种感觉,是个人的好恶,是时间的堆叠,而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化产品。我不这么认为,“口碑”不是玄之又玄的形而上,它虽然依托于人的主观判断,但绝大多人的主观判断是有其规律可言的。以为真,以为善,以为美,每个人标准不同,但大体方向一致。“口碑”在大众的总体趋向是相同的,口碑营销便有法可依,有系统的方法作为支撑。以下我浅谈几种企业品牌、产品口碑营销的具体方法:
1,激发从众心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些年关于某网红店门庭若市,排出几十上百米消费者队伍的新闻屡见不鲜,最出名莫过于“喜茶”,作为局外人你可能很难想象谁会为了一杯奶茶排上两个钟头的队伍,但如果你身处其中,你又很难不被那长队感染到,哪怕你本不想喝奶茶,也会很好奇的想尝尝。殊不知,那长队里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托”,他们共同营造出一个“众”的氛围,让你不得不从。这并不是什么高明的口碑营销手法,却屡试不爽,其根源在于抓住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2,免费样本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超市免费鸡蛋大爷大妈们领不领?商城免费点心试吃不试吃?试用装不香还是免费美甲不好看?白捡的便宜真的愿意放过吗?恐怕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领完鸡蛋是否会对超市有好感,顺便买点东西?免费点心惹得人头攒动,会不会顺便逛逛?试用装用完会不会考虑买下产品?免费美甲时效到了会不会优先考虑商家?天下确实没有免费的午餐,你盯着它的午餐,它盯着你的兜,可过程中双方都获得了愉悦感。对企业、对商家而言,即让消费者对品牌、产品提升了好感,又发展了潜在客户,对消费者而言,自然了白捡了便宜。双赢的局面。
3,超出预期的体验
让用户提到你的产品想到的是物超所值,即在用户的心理预期之外再给到惊喜。譬如客户预计在一周内收到商品,你便把时间缩短到三天。又或者在客户预期的产品之外添加赠品,让客户产生“赚到”的物超所值的想法。一种是产品本身的物超所值,一种是产品之外的附加属性,例如服务、环境等外在因素,从全方位为用户营造一个“赚到”的消费体验,从根本上提升品牌、产品的口碑。以服务举例,今年来口碑营销最成功的当属海底捞。从产品本身而言,海底捞并不存在明显优势,但服务却实实在在让用户觉得物超所值,并因此衍生出一系列关于海底捞服务的段子,口碑进一步发酵。
4,用户反馈
有偿或者能够让用户自主的分享正面的消费体验,受限于媒体公信力的缺失,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广告、宣传信息的免疫,企业本身很难打动消费者,但用户不同,他们既是消费者中的一员,又是身体力行的体验官,他们的反馈既能准确抓住消费者心理,又能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产品效果。最常见的减肥广告,用户使用产品前后效果对比。近两年短视频兴起,一众抖音美食博主测评的爆火,都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消费者对用户反馈的信任程度。
很多人觉得口碑营销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远胜同行的产品、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需要强大的同理心、需要经久的时间沉淀,但其实并不然,只要能找到口碑营销的客观规律,掌握系统的营销方法,口碑营销并不是太复杂的事情,更谈不上玄之又玄的形而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