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去往哪里,第一步是决定你想去的方向。

许多人完全忘记了这一点。没错,你感觉给自己确定了许多目标,但真的如此吗?你是不是想着自己怎样更幸福、更健康或是更成功,却没有真正决定过具体做些什么?你有自己的渴望,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但你把多少个愿望转化成了真正的目标?没能将愿望转化成目标,我们的愿望就仅仅停留在那个“希望能实现”的层面。想象一下,你盼着好好地出门度假,但假如你的计划仅仅停留在“我想去个暖和点的地方”,可能最终哪儿也去不了,不是吗?

目标达成(该如何达成自己的目标)

所以,设定目标很重要

你是否想过,不知道为什么,关于将来的计划,总是刚开始时听上去不错,但越是临近那个日子,就越发现不对劲?我们哀叹:“我为什么竟会同意做这件事情?”

因为当你下定决心当一名医生、教师、科学家、设计师等等或者邀请丈夫一家人来家里住时,并没有花时间考虑这件事情是否可行。你只想了“为什么”,没有想过“是什么”。如果说有什么能让你稍感安慰的话,那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曾一次又一次地掉进这样的陷阱。由于我们习惯于用“为什么”来考虑将来的事,而没怎么考虑究竟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所以选择了有潜在丰厚报酬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对我们的后勤保障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

对于近期要做的事,我们犯着相反的错误。你有多少次拒绝了“一时冲动”地去做一些有意义、有趣味或者有回报的事情的机会,因为它们只是看起来显得太过麻烦?

知道你自己的思维方式怎样受到时间的影响,也就是说,受到你是现在做决定还是留到将来做决定的影响,你便能知道怎样来弥补这种天生的偏见,从而做出可能的最佳决定。

由“为什么”和“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差异,并非仅限于我们做出的选择。

你对自身优势与劣势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为自己确定的目标。努力弥补了能力的不足,正所谓“勤能补拙”。

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在逃避困难、谨小慎微,固守那些你知道容易达到的目标?有没有一些事情是你很久以前就认定自己永远也不擅长的?有没有一些技能是你认定自己永远也掌握不了的?

一想到设定目标,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把它想象成一个刻意的、审慎的举动。我们衡量利与弊,评估成功的概率,一旦决定采用某个目标,便会全力以赴地实现它。我们觉得,所有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没有丝毫的意料之外的情况或者考虑不周的地方。毫无疑问,在我们制订的目标中,有些确实很大程度上是有目的地、有意识地策划的。但并不是所有目标都这样。如果要讲实话,甚至大部分目标都不是这样。这是因为,你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绝大多数目标的过程,都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运行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希望有个简单的答案。但这一次,我又不得不承认,这得“看情况而定”。

目标更能催人奋进。想证明自己聪明或者有价值的人往往会付出巨大的精力、集中百倍的精神去做某件事。当做好这件事情后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奖励时,尤其如此。

为什么你在实现你的某些目标时如此成功,在另一些目标上却并非十分成功?如果你不确定,那我告诉你,你的这种困惑,很多人都有。事实证明,即使是极其聪明、高度成功的人士,在谈到他们为什么成功或失败时,也表现得十分糟糕。基于直觉的答案——也就是说,你可能在某个方面天生就拥有天才,但在另一些方面却缺乏禀赋——真的只是这个问题的小部分答案。事实上,数十年来围绕成功而展开的研究表明,成功人士之所以能达成他们的目标,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什么人,更多的时候还因为他们做了什么事情。

1.明确。

你在设定目标时,试着尽可能明确。“减掉四五千克体重”这个目标比“减一些体重”的目标更好,因为它让你清楚地知道成功是什么样子。准确地知道你想要做到些什么,能够在你真正做到之前一直受到激励。此外,还要思考一下,为实现目标,你需要采取哪些具体行动。只是承诺“少吃点”或者“多睡点”,未免太过模糊。要做到清晰而精确。“工作日的晚上,我会10点准时睡觉”这样的目标,没有给你需要做的事情留下任何余地或怀疑,不论你最后是不是真的做到了。

2.抓住机会实现目标。

鉴于我们每个人都很忙,也鉴于我们有许多的目标要一下子煞费苦心地去完成,可以想见,我们常常会错失实现目标的机会,因为我们没有注意到机会的出现。你是不是真的没有时间今天实现你的目标?你任何时候都没机会去回那个电话吗?实现目标,意味着在这些机会从你指间悄悄溜走之前,紧紧地抓住它们。

为抓住机会,事先要确定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希望采取的每一步行动。同样,要尽可能明确(例如,“如果今天是周一、周三或周五,我要在上班之前锻炼半个钟头”)。研究表明,这种事先计划将帮助你的大脑在机会刚一出现的时候立马察觉并抓住它,这大致能使你的成功概率提高30%。

3.准确知道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实现目标还要求你实事求是并定期监控你的进展——如果不是由别人来监控,那就是由你自己监控。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就不可能相应地调整你的行动或策略。经常地观察你的进展,取决于你的目标是什么,可能需要每周甚至每天观察一下。

4.做一名现实的乐观主义者。

你在设定目标时,想尽一切办法对怎么实现它进行大量的积极思考。相信你有能力成功实现目标,对催生和保持前进的动力极其有益。但是,不论你做什么,不要低估实现目标的难度。大多数值得去奋斗的目标,需要花费时间、精心计划、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研究表明,把你将会遇到的事情想得十分容易和毫不费力,将使你在实现目标的旅途中缺乏准备,并且使失败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5.把关注点放在“谋求进步”而不是“展示才华”上。

相信你能够实现目标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相信你可以获得实现目标的能力。很多人认为,我们的智商、个性、身体条件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论我们做些什么,都不可能改进它们。结果,我们会着重关注那些证明自己能做什么的目标,而不是着重于提升和获取新的技能。

幸运的是,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能力固定不变的理念(实体论)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各种能力,都具有深刻的可塑性。相信你自己可以改变,并且乐于接受这个事实,你便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并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以“谋求进步”而不是“展示才华”为目标的人将从容应对困难,并且会像欣赏最终的结果那样欣赏奋斗的历程。

6.有毅力。

毅力是一种致力实现长远目标并且在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的意愿。研究表明,有毅力的人在其一生中会获得更多的教育,并且在大学中平均成绩更高一些。毅力预示着西点军校的学员能否成功度过艰苦的第一年。事实上,毅力甚至还预示着斯克里普斯全国拼字比赛的决赛选手能否在比赛中摘取桂冠。

7.增强自制力。

每个人的自制力就像身体的肌肉组织一样,时间长了,不去练它,它就会松松垮垮,越发无力。一旦你经常练它,它就会愈练愈强,更加能够帮助你实现个人目标。

增强意志力,需要你接受一些自己并不乐意的挑战。放下高脂肪的零食,每天做100个仰卧起坐,感觉没精打采的时候站直身子,试着学习一项新技能,等等。当你退缩,想要放弃或者感到厌烦时,坚持下去!从一件事情开始着手,为可能出现的困难制订应对之策(比如,对自己说“我要是很想吃零食了,就吃一口新鲜水果或三块干果”)。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开好了头,会逐渐变得容易,这就是关键。随着你的自制力增强,你可以接受更多的挑战,并且加快训练自制力的步伐。

8.不向命运挑战。

不管你的自制力有多么强大,重要的是要始终尊重这样一个事实:自制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它的限度,你将暂时性地感到筋疲力尽。如果你安排得过来,不要同时执行两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例如在戒烟的同时节食)。不要到处挑战困难,很多人过度相信自己能够抵抗诱惑,结果反而使自己沉浸于诱惑的泥沼中无法自拔。成功人士不会把目标故意设置得太难。

9.把注意力放在你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你不要做的事情。

你想成功地减肥、戒烟和改掉坏脾气吗?那就考虑如何用一些好习惯来取代这些坏习惯,不要成天只盯着这些坏习惯。关于思维抑制的研究表明,你越是抑制某个念头(例如,“不要想着白熊”),这个念头就会在你的大脑中越发活跃。这一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人类的行为,人们越是努力不要养成坏习惯,坏习惯反而会变得根深蒂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