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两件事,一个叫定义用户,一个叫洞察用户。

所以第一个定义用户就是:谁是我的用户,谁有这个需求,常见的做法,其实我们会把这一步跳过去。就比如说你如果现在想做一个订酒店的app,你十有八九上来就会脱口而出说,那就是平时出差的这些人吧,他就是我们的用户,你要做一个女装,你就会说,那我去看看淘宝前几名的女装,他们的用户群什么二十五岁到三十岁的女生什么什么就像讲你如果要做一个电商,多快好省,然后等等等等等,就是把淘宝和那个京东的用户看一遍。我们经常会把那个用户定义这一步直接跳过去,因为我们脑子当中经常会默认说,已经在用类似产品的用户,就是我的用户。

客户画像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你还在苦恼如何做用户画像吗?)

所以我们永远在用一个存量思维思考这件事情,存量思维就是已经在用类似产品的用户,就是我这个产品的用户,这样的好处是什么?方便,不用想,懒,但缺点是什么?你得抢得过来呀,对吧?

我们在做一个创新产品,创新产品如果生态位上已经有了巨头,已经有了成熟产品,它为什么要切换到我们的产品呢,转换成本有多高呢?他怎么知道我们,所以这里面全是成本。

所以如果我们抢的是存量用户,然后不做用户定定义的话,我们基本上就是去打印章。但是如果我们是从洞察出发,比如说我们看到比如说像拼多多,他不是说我要去做一个更好的京东或者更好的淘宝。他是看到说微信已经打开了一片广袤的下沉市场。然后这批用户他究竟需要什么他究竟需要什么,他就打开了整个市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