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朋友最近交了好运,做为穷屌丝的他,两口子突然去日本旅游了5天,而每个人的费用还不到2000块,比飞机票钱都便宜,听到这个消息让我惊奇不已,所以等他刚回来上班我就去找他问个究竟。原来某些旅游团,会在出发前的48小时突然发布几个有非常大优惠的名额,但要求出国手续要齐备,而且二天以内准备好,马上就能赶飞机。朋友非常关注这种活动,因而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刚收到通知,就第一时间交费,请假,收拾行礼,因此获得了一次非常超值的旅行。遇到这种情况难到只是运气的成份吗?
做为消费者,最希望自己每一次消费结果都是物超所值的,但往往交完钱享受完消费的乐趣,回来总结的时候又会慨叹“买的不如卖的精”。
其实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往往都是先从有需求有开始,然后再迫不及待的去找商家看价格,而商家是牢牢掌握着定价权的,因此虽然消费者可以比较,但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我们再来探讨我朋友的这次超值旅行,经济学中有一种成本叫做边际成本,特指在飞机起飞前的那一刻机票的成本只约等于一块钱,用在朋友这里就是说,旅行团已经成团,旅行团的利润已经得到了保证,但最后时刻还余的几个空的位置,每一个空位置所能带来的任何利润都是赚来的,因此朋友就可以以一个很低的价格去旅游,而旅行团则享受着边际成本带来的收入。
由上面例子的分析不难看出,朋友这次旅行并不完全是运气的成份,而是说的确有这种特殊的情况出现,这对供需双方是都受益的。那有没有一种定价方法来概括这类情况呢?当然有!
反向定价法能做到真正让消费者报出价格然后让商家去选择是否接受,那主动权就可以掌握在消费者一方,老板凭什么要等消费者报价呢?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在于,老板的商品是有库存压力和时效压力的。
比如景区淡季的旅馆,虽然其门市价仍然标注的很高,当你面多家对无人入住的旅馆,你完全可以给出自己的报价,然后看这几家老板谁能接受。
其实在美国有一家旅游网站Priceline上,会先给你提供一个参考价格,然后你自己可以提出一个心理能接受的价格,网站会指定商家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能够接受这个价格。从而让供需双方都获得好处。运用反向定价法的好处就在于,这种成交方式是隐秘的不被别人知道的,商家可以在萧条的时期获得利润,也不必通过明显降低来降低品牌的身价。而用户也可以花少量的钱,获得更高品质的服务。
但其前提一定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若要获得这个前提是需要消费都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提前动手,提前关注,更不能是旺季,若是真的旅游旺季,你还去旅馆跟人家讲价钱,那么人家一定会把你踢出来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