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河南省发展格局总图亮相,其中郑州都市圈和郑汴许核心动力源成为新的亮点,在规划群,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郑州都市圈的扩容,是不是郑开要放缓步伐了,是不是同城化将成为过去了,是不是郑州调整发展主力方向了…..答案就在底部!

而随着日前《河南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正式发布,结合最近颁布的多项“十四五”专项规划,算是找到答案,不信,咱们往下看本次规划的几个核心内容。

郑州发展方向最新发展方向(又一规划发布,郑州为何向东、向南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根据规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开放强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贸易和投资实现高水平自由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地位基本确立。

“十四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显著提升。外贸进出口占全国比重进一步增加,一般贸易占比、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占比及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总体发展水平居中西部前列。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资金保持稳定增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持续提升,在豫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显著增多。双向投资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大作为。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路协同”立体开放通道体系进一步完善,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优势更加彰显。内需潜力充分释放,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经贸合作水平稳步提升。

郑州发展方向最新发展方向(又一规划发布,郑州为何向东、向南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健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放引领作用凸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扩展区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大幅提升,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更加精简高效,形成10个以上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高能级战略平台。口岸体系更加健全、布局不断优化,对开放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制度型开放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开放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核心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各类企业公平待遇和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增强。

1

在发展布局中,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开放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对内对外合作交流,服务国内大循环更加有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有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争做示范。

优化省内开放布局

立足全省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加快推进全域开放。做强全省开放龙头,坚持国际化、现代化方向,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参与全球竞争和集聚高端资源功能,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和创新体系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枢纽开放、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功能,提升集聚、裂变、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郑州发展方向最新发展方向(又一规划发布,郑州为何向东、向南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郑开兰同城化空间布局示意图-来源官网仅供参考

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以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为支撑,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发挥郑州航空港区枢纽作用,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推动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与郑州融合发展,建设全省开放发展引领区。支持平原示范区、武陟、长葛等地高标准建设郑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特别合作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功能地位,增强要素集聚承载和跨区域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推动洛阳与三门峡、济源协同发展,形成省内开放合作重要支点,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

郑州发展方向最新发展方向(又一规划发布,郑州为何向东、向南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郑州都市圈扩容后空间布局示意图-根据相关资料绘制仅供参考

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与信阳、驻马店协作互动,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对接协作,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支持商丘、周口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新兴工业城市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安阳、鹤壁、濮阳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交通物流中心,建设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支持各县(市)融入开放强省建设大局,积极融入周边中心城市发展,推动县域产业融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一批产业转型示范园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中小城市。

2

在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中,坚持全省一盘棋,推动各级各类开放平台提档升级、协同发力,增强高端产业引育、科技创新策源、资源集聚外溢功能,切实把各级各类平台打造成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核心支撑。

提升郑州航空港开放门户功能

坚定不移走好“枢纽+开放”路子,统筹推进规划建设、枢纽建设、产业培育,加快探索以航空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打造链接双循环的先导平台。完善北部空港新城、中部空铁新城与南部双鹤湖科技城三大片区功能,实现协同发展。坚持枢纽建设先行,加快推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卢货航亚太枢纽工程,建成投用郑州高铁南站,打造“一核两翼”国际综合枢纽,建成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郑州发展方向最新发展方向(又一规划发布,郑州为何向东、向南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郑州航空港区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来源官网仅供参考

完善新郑综合保税区、双鹤湖商务区等开放功能,重点布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研发等战略新兴产业,提升现代金融、商展贸易、国际物流、商贸文旅、航空运输、高铁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枢纽经济特色功能区。加快建设一批孵化基地、专业园区、公共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生物医学检测平台、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合理配置教育、医疗、商务、文化、娱乐等高品质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推进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建设现代航空大都市。强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开封、许昌、郑州中心城区联动发展。

郑州发展方向最新发展方向(又一规划发布,郑州为何向东、向南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结语

在郑州都市圈“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空间格局中,其中的“一核”是排在顶层的战略,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为支撑,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发挥郑州航空港区枢纽作用,共同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一副”是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和济源深度融合发展,形成都市圈西部板块强支撑。“一带”是落实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国家战略,以郑开科创走廊为主轴、郑新和郑焦方向为重要分支,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城镇和产业密集发展带。“多点”主要是指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等新兴增长中心,形成组团式、网络化空间格局。

可以说,除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是郑州都市圈的“心”外,郑开同城化就是郑州都市圈的“左心室”,不仅仅是因为兰考的加入,更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存在,无论怎么谋划,郑开都是潜力最大的一个发展方向;除了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将成为新的支撑,更是一体化的发展样板,俨然成为了“右心室”,届时,由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郑开同城化和郑许一体化形成的金三角,将是都市圈的核心动力源。

好了,重点方向明确了,剩下的就是高规格推进规划,高标准推进产业布局,高质量推进落地执行,郑开同城化设计招标已有一段时间了,这个规划将是郑州都市圈规划之后的首个重磅级规划,大家就一起静盼她的出炉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