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看透别说透”。事情说得太白,反而会伤和气,或显得太无聊。人非圣贤,在交往中,有些人在没弄明白当前是怎么回事时,难免会做一些不适当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看破不说破,只要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既保全了别人的面子,也不会破坏原本融洽的氛围。

但在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作聪明。把别人的谦虚当成是一种软弱,将别人的宽容当作是一种自我的胜利,将别人的沉默当做是毫无观点的立场,将别人的退让吃亏更是当做一种愚蠢。表现的极为自私,毫不考虑会不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掩耳盗铃》故事中,有个人想盗走别人家漂亮的大铜钟,但是钟太沉重了,于是他找来铁锤去砸钟,钟就发出洪亮的声音。他自作聪明,想了个办法,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到了,别人也听不到了。于是他盗钟的行为很快被人发现,将他扭送官府。

这个故事自古至今被人用来比喻那些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或讽刺那些自作聪明的愚蠢人。自作聪明的人最终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而已,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不受欢迎。

怎么讽刺自作聪明的人(宁可傻,也不要自作聪明)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判曲的名字就叫《聪明累》,曹雪芹在判词里先是赞美她很聪明,后面却遗憾她被聪明所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在雍正年间,雍正推行“士民一体当差”政策,百姓拍手叫好,却遭到以王逊、范瑚为首的河南考生反对。他们威胁当地官员,将以罢考的方式反对这一政策。

当时任河南开归道的陈时夏听闻,立即找这些考生谈谈,拉着他们的手邀请他们同坐,还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年兄”。

王逊、范瑚等人看到陈时夏如此苦口婆心地劝他们不要罢考,说到动情处,让他们觉得陈时夏是在苦苦哀求他们。王逊、范瑚认为自己是拿到了朝庭的“命脉”,当场拒绝了陈时夏的好意,誓要“维权到底”。

结果,“罢考事件”发生后,雍正皇帝龙颜大怒,将王逊、范瑚斩立决。

陈时夏对王逊和范瑚态度好,本是出自对读书人的同情、关心和理解。没想到王逊、范瑚俩人“蹬鼻子上脸”,以为掐住了对方的要害,自作聪明,成为害死自己的凶手。

别人对你宽容,是因为别人大度,修养好。千万不要因为别人对你态度好,就以别人怕了你.你有千算,不如老天一算;你算得精,不如天算的准。

宁可傻,也不要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