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济学原理及常识,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和供求关系来决定。并且其价格一定会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在一个偏离范围内,如在接近偏离值极限时,其价值会产生引力,让价格向原来相反方向其价值方向变动。
打一个比方,如在某地某一地块某一房子的楼盘价值合每平方米一万元,由于供不应求其价格会高于一万元,或二万元、三万元直至十万或更高。反过来如果供大于求,则会相反。
但是这种经济规律在某一短期,或几年或几十年还会受外界人为作用影响,会产生失真现象,如该跌不跌反而会涨甚至大涨;或该涨却不涨反而会跌甚至大跌。
这会造成传统经济学家,对短期判断失准。
但是从一个长期来看,最终还是经济学原理说了算,这就是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意志而转移的道理。
所以任何一国经济学都教导人们主动遵循客观规律或经济规律的道理。
由于我们近年来忙于建设,忽略了学习经济学。
于是,有人认为:某一商品的价格应根据人均收入增长率来决定,换言之,人均收入增长了,各种商品也应根据人均收入相应涨价。
如果这样,这种人均收入的增长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因为劳动者劳动收入增加被物价普涨抵消了,就是涨工资等于没涨。
我们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改革开放,但是不是经济学不适应我们改革开放了,而是更应学好学透经济学,自觉按经济学和客观规律来进行改革开放,如果认为经济学无用了,有些同志就会说出普通老百姓也知道的外行话来,所以我们抽空还是要学习一下经济学,用专业性知识来表达我们对某事的观点,用专业性知识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