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在理想道路上努力打拼的营销人
加点燃料
奇葩说第3季第16期辩论的是《女性专属停车位到底是不是歧视》,本来想着这算哪门子歧视,矫情。却在三轮辩论后欣然改变了想法(就是这么没有主见的一个人)。
其中最影响我观点的是董婧的发言,抛开数据引用的那段,她说到最能支撑论点的一段话,我原文摘录了下来:
我车技不好,我承认我弱,我去换取这一份便利的时候,我不用连累其他车技好的女性同胞去背一个女不如男的黑锅。一个停车位的服务是有需求的,车技不娴熟的人,而不是女人,强行将这二者划上等号——这就是歧视。
这场辩论到最后,两队整个论点基本默认女性专属停车位是个善意之举,但是如果换种表现方式,比如马冬冬的【安全大车位】就不觉得是歧视了。
正如董靖在发言结尾里呼吁:我们更希望设计者们去学习如何更准确,更舒服得地去传递你的想法、善意甚至是关怀。而这也是我拖稿这么久,还坚持写完的初衷。
文案,用文字去传递品牌的价值、服务。温暖的文字,传递品牌的温度;诙谐的文字,拉近人与品牌的距离。
在这个营销人总在作恶的时代,却总有些文案让人不适,或者生理,或者心理。
1、侮辱智商型
2008年恒源祥的十二生肖主题广告,其广告语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从“鼠鼠鼠”一路到“猪猪猪”12遍,把14亿国人都给雷焦了;
千年铁皮枫斗:千年铁皮枫斗,快打电话4008515151,千年铁皮枫斗,强不强强不强强不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
溜溜梅:你没事吧,你没事吧,你没事吧……没事儿就吃溜溜梅……
优信二手车:上、上上上,上优信二手车。
不知从何时开始,为了加深观众对品牌的记忆度,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已成为不少广告文案奉行的准则之一,循环轰炸着我们的脑神经。全然不顾我们记得有多清,恨得就有多深,杨幂那个溜溜梅的广告,连带着一度看到她就反感。简单粗暴的重复,有时候只会加深用户对品牌的反感。
2、歧视型
百合网逼婚广告:“为了外婆,我不能再慢慢挑了”
(才发现广告女主角居然是太子妃张天爱)
2014年百合网在春节这个单身狗敏感时期,推出了这样一只催婚广告。广告里外婆反复询问女主:结婚了吗?直到躺在病床上还不忘记催婚,女主暗下决心:今年一定要结婚,哪怕是为了外婆,然后注册百合网找人嫁了。
这只广告文案的确代表了眼下一些直男癌和直女癌的价值观:女人是婚姻的附属品,不结婚的女人一无是处,你不嫁人家中长辈死不瞑目;否定女性自身的价值,利用情感去道德绑架女性婚恋观,歧视未婚女性(我不想用剩女这个词)。百合网的逼婚广告也一度被万千网友联名抵制。
SK2:她最后去了相亲角
SK2这个全球性的整体Campaign是“改变命运”,在中国挑选了“剩女”这个题材,这个新广告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喜欢的认为戳中了都市未婚女性的痛点,看完泪目引起共鸣,厌恶的却表示拉张虎皮做大旗,过度消费剩女这个群体。
事实上,任何到了适婚年龄的女性,谁都不乐意被人称作“剩女”,不愿意被当做弱势群体,也无需人同情关注和理解。把剩女单独拎出来区别对待,已经是对女性造成了歧视。作为商业广告,这只广告无疑是成功的,三天内,这部视频已在优酷播放超过于168.5万次。
民族歧视、性别歧视、胖子歧视、肤色歧视……因为文化差异、刻板印象、威胁感、保护自尊来物化女性、丑化胖子、高举男权、崇洋媚外,以此来提高品牌逼格、讨好目标消费者,有时候只会让你失去更多。
Elliot’s Paint:漂**和肥皂公司的广告则称他们的产品可以让黑人变成白人
也许很多人说,你们这些人心理防御机制怎么这么强?蔡康永在结辩的这句话是个人比较心水的回答:
社会文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能讨论到每个人更深层次的需要,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人心灵的需求也是需要随之进步的。无论是社会还是两性关系,说是玻璃心的,其实反过来看,需要呵护敏感心的观念。
简单来说,人艰不拆呀!
3、装逼
陌陌:就这样活着吧
别和陌生人说话/别做新鲜事/继续过平常的生活/胆小一点/别好奇/就玩你会的/离冒险远远的/有些事想想就好/没必要改变/待在熟悉的地方/最好待在家里/听一样的音乐/见一样的人/重复同样的话题/心思别太活/梦想要实际/不要什么都尝试/就这样活着吧。
浓浓的装逼范对吧~
Adidas也推出过一只风格类似的《这就是我》的广告片。
他们说:“太粉了。”“太粗放。” “太放肆。” “太浮夸。” “太假。” “太快。” “太呆。” “太娘。” “太man。” “太完美。” “太幼稚。” “太狂热。” “太懒。”“太怪。” “太晚。”…… 太不巧,这就是我!
同样是叫嚣个性,陌陌很容易激起别人的反感,文案里说得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偏偏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嘲讽的嘴脸,似乎不下这个软件就跟白活了一样,反而让观众产生逆反心理。而阿迪却更懂得洞察人心,迎合年轻人的语态,所以文案装逼要谨慎。
4、逻辑混乱
乐视TV:电视买的好,爸爸回家早;不来乐视商城,爸爸不回家
很难想象这是乐视的广告,先不说广告创意模仿了民间神文案:内裤选的好,老公回家好。爸爸回家和电视之间有什么关系,不买电视爸爸就不回家。文案字里行间都潜藏着的畸形的、封建的、奴性的家庭观,跪舔男权。就是这样的广告投放在《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的广告时间,真担心教坏小孩子。
5、拜金炫富
连天红家具:不怕我家没有人民币,就怕我家没有好家具。
有钱任性,浓浓的拜金风,居然还是以童谣的方式唱诵出来。早年房地产的炫富拜金广告也是让人醉了。
6、三观不正
畅游:网游无罪畅玩有理
由盛世长城大中国区为游戏品牌畅游打造的品牌系列广告片《母子篇》《员工篇》《父女篇》这三只广告我在之前的订阅号推送过。本身广告slogan没多大问题,偏偏文案里描述了“我”为何玩游戏:因为母亲爱唠叨、老板是个事儿逼、女儿不懂事。把自己的沉迷网游的原因转嫁为别人的责任,三观尽毁。
再看小狗吸尘器
乍一看,这男人多体贴,再细思这都怀孕了,还要做家务,这女人得多命苦~
7、情色
鲁迅在《小杂感》一文是这样形容国人想象力: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体,立刻想到**,立刻想到**,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飞跃。
魅族:优衣库借势营销
优衣库事件发生后,逢热点就扑倒的一些品牌依然跟风而上,把流氓当内涵。魅族官博发布了这条借势营销的微博,炫耀魅族手机2070像素摄像头和激光对角功能。可惜的是这次观众并没有买账,营销手段low,炒作姿势难看的魅族只好悻悻删掉了微博收场。
还有:
营销变“**销”模式,它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认可度、美誉度。
结尾:很可惜上面推送的一些文案,有些斩获国际大奖,有些获取了足够的话题量和关注度,可这些偏偏是我们讨厌的广告。
广告狗文案狗都知道,不要设计家人不爱看的广告,都知道李奥贝纳的那句: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一手污泥。却在**了书香,看遍了炎凉,更多的时候为了功力,违背了心意。并非要求大家做圣母,也不需要宣扬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谐美。
只愿,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诚意。
说说你最讨厌的广告
木木博客(ID:mumuseo)
这是一个什么都谈谈的营销运营公众号,新鲜、有趣、有料。产品运营、新媒体经验、市场营销、广告文案,都谈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