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经验丰富很重要!
毕竟丰富的经验可以在面临很多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迅速接纳、熟悉和处理之。
也有人说,
经验丰富也会是一个人繁重的“负担”!
因为过多的经验依赖,会在很多新境况面前凭经验去判断,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适的处理问题。
我想说的是,
今年经历的两个项目,
一个更关乎变现,
一个更关乎投放,
都是靠“忘记经验”来取得!
”忘记经验“是指在过往的经验中消化后,完全没有继承原来的经验积累,而是尽量做到从用户角度、从合作方角度去考虑对方的想法。
仅仅依靠的是一个很有用的法则:换位思考对方的需求!
1、侧重变现
关于今年的社交项目,我与合作的兄弟之前都没有非常丰富的此类app经验,但是非常清楚知道用户对与主播的交流有强烈的需求。
我们就仅仅就在这个需求点做文章,做深入的需求挖掘和服务思考。
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让ta能和主播kol形成良好体验的互动;
到达什么条件下愿意付费进行深度问题的提问和交流;
以及怎样在付费后还能保持适度的留存活跃,乃至续费……
仅仅就围绕这个点去打。
和很多同行产品有很大区别。
看了不少其它同行的产品,都会有直播、房间、邀请、打赏等很繁复的功能,功能点的繁多不好对用户进行”引导“外,也在产品设计、功能开发上延误了不少时间。
更重要的是,站在用户的角度ta不清楚ta最应该去参加哪一个场景的互动;
而对运营人员来说,究竟做哪个功能的运营,究竟侧重留存还是付费,往往不得重点,毕竟留存活跃和付费在互联网产品体验上就是一对“冤家”!
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就是只有一件事!
看看一些竞品公司在招聘上的要求,也可以看出他们希望招到还是一些知名竞品从业经验的人,但这样往往还是强调“经验主义”。
2、侧重投放
这个话题我在前面几篇文章已经提过,在信息流智能投放时代,投放不仅仅是投放,需要和产品、运营、变现一起闭环关联起来。
由于产品在开始推广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投放买量;
买量的地方是在信息流媒体,信息流媒体究竟是什么算法在赚广告主的钱,这个算法黑盒我们没法完全知道;
但是,大概的一些逻辑点还是可以想到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换位到他们的位置就思考总能有一些应对的办法。
就如之前优化师群里有位同学提问:
大家有没有总结出一套方法可以持续低成本的在媒体买量?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好几个同学都直接说没有;
没有不是重点,重点是媒体不会让你持续低成本,这不符合它设计的逻辑。
看看,从这个点上就能换位想到媒体的想法,也就能大概推出他们会设计的算法逻辑。
那么,基于这样的媒体逻辑我们在投放、运营、变现、产品功能设计上就需要将这个点(更多点)考虑进去;
自然而然也就能将投放、变现和产品一起串联起来形成所谓的“闭环”!
关于系统策略几个模块拉通来提升投放这块的经验是完全没有可以去借鉴的地方。
如果有也只是以前一些运营的功底、项目的阅历和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在起作用!
只不过这些底层的东西已经深植体内,经验的忘记才让问题得以发现与解决!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