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发现外星问候”的消息刷屏了——天文学家表示,位于加拿大的一个天文望远镜在前几天侦测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电波”,均来自距离地球15亿光年以外的同一源头。而当吃瓜群众们都在围观神秘电波究竟是否预示着外太空的生命时,有一个品牌却已经嗅到了营销的绝佳契机,迅速发起了营销动作——这个品牌不是大家脑中浮现的杜蕾斯或者麦当劳,而是浦发信用卡。

千万别小瞧一个金融品牌的营销实力:当“神秘电波”话题席卷各大热搜之时,浦发信用卡就牢牢抓住了这个宇宙话题热点,火速推出了浦发“外星电波版”男性卡,一边紧贴热点,一边创造热点。在营销方式上,浦发信用卡的动作也颇具玩味:不仅将“神秘电波”比喻为“外星人的申请电波”,同时还通过投票的方式吸引大众眼球,并将卡产品包装成“一张连外星人都能申请的信用卡”。对于传统金融品牌而言,此番做法无疑是吸睛的。

在此看来,品牌响应速度之快,以及高效的执行力,印证了浦发信用卡早已摸清了互联网思维的营销门道。

后**过探究笔者还发现: 原来“外星电波版”男性主题卡营销,只是浦发信用卡整波男性卡上市campaign的一段小插曲。在此前的男性卡系列营销动作,让人看了更是直呼“超燃”!活生生将一款信用卡的上市推广过程,拍出“航天大片”的既视感。

从悬念海报预热蓄势,到视频释放官宣上市引爆关注,最后借助外星“神秘电波”热点推出“外星电波版”,不断发起social创意话题,系列动作玩法可谓是一气呵成,这波“男性营销”更有四大营销亮点值得其它金融品牌们去“偷师学艺”。

借势宇宙嫦娥宇宙热点

让信用卡成为社交货币

在这个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各种借势话题营销现象屡见不鲜,随着用户的关注度日益降低,热点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流星般容易稍纵即逝。因此在追热点这件事上,考验品牌主如何有效利用吸引大家关注,而不是拼凑段子跟品牌、产品生拉硬套。

浦发信用卡在这波男性卡的营销中,就善于利用媒体新闻热点,以海报话题快速响应,更是定制产品落地:例如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新闻发布之后,浦发信用卡就迅速发出男性卡的相关热点海报,借势声量引发关注;此外,浦发信用卡还进一步通过态度性热点海报,将浦发女性卡融入话题其中,发起与男性卡的pk之战,自家产品能这么玩儿,不得不说还真是挺带感,又具有别样的品牌印记。就是这样通过撩拨用户跟他们参与到一块,浦发信用卡成功将追热点变身成为热点。不断产出新内容保持话题的热度,持续吸引受众对于男性卡的关注。


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都需要谈资的,而这种谈资本身就是社交货币。浦发信用卡通过与用户进行高频、趣味互动换取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为信用卡话题本身增加故事,让产品变为受众可以谈论的话题,这样人们也热衷讨论和分享信用卡。而当一个产品成为大众的谈资时,自然会爆发裂变式传播,在无形中延展了一场营销的热度。

明星KOL花式种草打造潮流感

聚焦化安利产品

当然浦发信用卡深知只有一个品牌单打独斗的力量是不够的,扩大男士信用卡声量之余,如何左右受众的决策成为关键。这次品牌主的投放之举就颇有亮点:

借助明星发声聚人气。借助近期话题度较大,且与产品调性吻合的知名男演员雷佳音进行加持,通过其个人微博原发男性卡视频内容,同时发出“勇敢做自己,征服星辰大海”的男性号召,从而引起粉丝大众的强势关注,迅速提升产品曝光度及话题度。

在垂直投放精准营销方面,瞄准男士受众定位“商务范”、“X博士”等KOL,从衣着打扮、男人兴趣等话题角度,对男士信用卡花式种草,更精准、更有效与消费者做沟通。

菲利普·科特勒在《Marketing4.0》中分享到:“在当下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 F-factors —— Family、Fans、Follows,即家人、朋友和你关注的人,最能左右你的观点和选择。”说的正是KOL发挥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任何KOL属于特定领域的领袖,而他们的粉丝也属于特定圈层或爱好的人群。透过真实KOL口碑的释放,击穿细分的男士圈层,可以利用匹配粉丝感兴趣的内容与他们建立强关联达成共鸣,塑造浦发“我”系列男性主题信用卡“最懂男人心”、“与男士很搭配”的一面,收获男性用户认可。种草之举实现流量的转化,大大降低了品牌推广产品的成本。

智造将来》综艺营销植入

强化信用卡科技感DNA

在娱乐营销领域发力,浦发信用卡瞄准其特约赞助《智造将来》,在节目环节投放男性卡产品中插广告。娱乐内容与产品之间能否建立“嫁接”,讲究的正是品牌与节目契合度。节目是否有助于反哺品牌传播,品牌是否赞助节目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智造将来》旨在引导观众走进科学,用科技力量智造将来。作为一部富有科技趣味和温度的综艺,与浦发“我”系列男性主题卡“探索之旅 抵达真我”概念具有高度的契合度。两者合作有利于打造信用卡“科技赋能”感,强化信用卡的科技魅力。

相比硬广,观众更容易对综艺内容营销中贴切的品牌植入,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和记忆度。这也有利于实现“真我”品牌诉求点和男士消费场景的实境化表达,打通品牌与节目的目标圈层扩大传播影响力。

联合书法家朱敬一

为营销注入文化感

这次浦发信用卡不仅跨界娱乐营销,还联合书法家朱敬一打造《我就是这种男人》创意H5,邀请用户为男人书写致敬男士精神,以文化营销方式塑造信用卡的产品质感。

此前有些刷屏H5如网易哒哒的《我的新年Flag》《哲学气质测试》等之所以广受认可,在于其更多是出于内容分享,在用户参与和营销之间把握平衡实现一举两得。同样这支H5最初的设计初衷正是以致敬男士为前提,一开始就激励用户成为主动传播者,而不是卖货或搞促销。

作为偏受90后喜爱的朱敬一,善于用幽默语言传播毒鸡汤,励志而充满正能量。通过联手朱敬一深度合作,在立意上就让浦发信用卡先赢了一步,激发人们对于身边男士的感恩情绪,让用户乐于参与并分享。既有文化深度又接地气,使得用户对于品牌好感度大大提升,为品牌形象加分。

敏锐洞察市场需求

打造男士专属权益,展现“真我”担当

浦发信用卡除了玩得一手好营销,将营销做进男士内心。在产品打造上,以年轻人的需求反推产品革新,让产品契合受众需求。成功产品背后往往是有洞察力的设计师使然,这凸显了浦发信用卡的精准洞察。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男士受众从过去追求高性价比商品,开始向品质消费看齐,更愿意为品质产品和服务买单,也看重选择代表鲜明精神主张的品牌。在选择信用卡上,他们更关注信用卡权益能否满足生活消费需求,以及定位是否与身份匹配。

在产品打造上,浦发信用卡以“男性不懈的进取心和直面压力的执著心”为沟通诉求,卡面超燃设计凸显男性不断发现自我,突破自我的形象。在权益方面也充分打造男性的“专属感”,围绕男性兴趣喜好和高频消费领域,设计了包含旅行、酒店、加油、积分等多维度用卡权益。此外,笔者发现还有专属的权益定制平台让男性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十分的人性化。

成也用户败也用户,说明用户思维是互联网的核心,浦发信用卡正是以男性消费者为导向,通过拓展男性信用卡服务范围,满足他们对于高品质的生活消费需求。

看完这场跌宕起伏的金融营销,笔者被浦发信用卡深深圈粉了。一改传统金融营销方式,把热点为我所用,将文化感、科技感玩到了极致,完美贴合自身男士卡营销主题。仅从金融品牌营销的角度看,这确实是不折不扣的成功案例。印证了浦发信用卡对互联网营销全新理解,攻占男性心智的同时,也给其它金融品牌做出了不错的示范,今后浦发还将带来怎样的营销惊喜,令笔者感到期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