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BRD、MRD、PRD,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3者到底是什么意思,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又在哪里?
BRD、MRD 和 PRD 是什么
No. 1
BRD、MRD 和 PRD 是什么
No. 1
BRD:商业需求文档 ,全称 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
文档主旨:
-
要做什么样的产品
-
需要什么样的资源
-
最终做成什么样子
MRD:市场需求文档 ,全称Market Requirement Document
文档主旨:
-
我们要找什么样的客户,进行资源合作
-
找到客户后,我们该怎么和他们说
-
产品针对什么样的用户群体
PRD:产品需求文档 ,全称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
文档主旨:
-
产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
我们该怎么实现呢?
-
什么样的成品才能投入到市场?
什么是高质量 PRD
No. 2
1、没有逻辑错误
2、逻辑清晰
3、少细节疏漏
4、可读性强
如何产出高质量 PRD
No. 3

1、修订记录

2、项目介绍
2.1 目标用户
2.2 场景描述
2.3 需求/痛点描述
2.4 可解决方案


3、功能框架
3.1 流程图



3.2 结构图

4、全局说明
4.1 明确名词含义
-
名词解释确定。明确定义名词指代的具体事物和规则。比如对新用户的定义,可能在电商是首次注册的用户;在O2O是线上或线下首次注册的用户。 -
同一事物名词一致。文档前后,不同的产品经理之间对同一事物的指代用同一个名词,否则其他人就会有疑问,到底是不是指那个呢?到底用哪个名词呢?比如说订单状态,待付款、待付钱,其实是一个意思,那就统一都叫待付款。全局替换下就可以。
4.2 重要规则

4.3 通用规则

5、原型图
5.1 原型规则



-
功能点名称及说明。功能点名称可以用醒目的大标题写明,就像上图的紫色主标题。这样在看原型图标注的时候,能立马明白功能点的目的,下面写上对应的总规则,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晰,可读性强。 -
字段说明。建议把页面上的字段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表格里面的字段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来调整。这样子页面就不会乱乱的都是字了,看起来简洁明了,也不会遗漏一些字段规则的说明。


5.2 交互规则
如何持续提高 PRD 质量
No. 4
一、自我成长
-
逻辑问题。在前期设计流程和结构的时候多下点功夫,可以和团队人员深入沟通,让其他人来帮助自己完善产品逻辑。 -
业务细节问题。设计完后可以多和用户沟通,完善细节地方。这类问题比较细,比较杂,要靠多积累,后面会慢慢变少。 -
交互问题。多观察用户的操作,和交互一起解决。 -
文档管理问题。定一个标准,大家都按一样的规范来。后面有问题的时候及时修订标准。
二、交流学习
-
部门内产品。这是最方便的,可以经常分享一些设计思路,遇到的坑,互相评审PRD书写。 -
其他部门的产品。多做一些跨部门的产品交流,公司有组织的话,可以积极参与。没有的话,可以自己发起。 -
外部交流。和前同事,外部机构讲座、培训等多交流分享,开拓眼界,取长补短,提升自己思维能。
总结
No. 5
-
高质量的PRD要做到:没有逻辑错误,逻辑清晰,少细节疏漏,可读性强。 -
高质量的PRD需要包含这些内容:修订记录,项目介绍,功能框架,全局说明,原型图。 -
可以通过自我成长和交流学习的方式来持续提高PRD质量。
加入星球,可以随时向我提问,还有成长大礼包免费赠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