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毅
来源 | 公关界007(ID:PRCN007)
说到催泪广告,最厉害的一定要数泰国,它们就像一部部CT仪器,层层扫描着人体的脆弱点,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命中目标,让人泪湿眼眶。前不久一条公益广告,以“老师、家长”为题材,就让3亿中国家长陷入了沉思。
近期,泰国又新推出了一支广告,以母亲和孩子为题材,简简单单一餐饭就引得人再次流下了眼泪。
1
走心TVC,引起受众情感共鸣
画面中分坐在餐桌两端的母亲和儿子,母亲向儿子喊道“艾…吃饭了”,可儿子却不见任何的动作,母亲便加重语气“艾…吃饭!”儿子这才敷衍地回答“知道了”。
这样的场景,简直真实得不能再真实,几乎就是我们本人了!
紧接着母亲一句“你知道什么”导致矛盾爆发,儿子一连串的Blockchain、Quantum Computers、IOT Digital Twin Algorithms,将母亲炸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儿子的高智商并没有让母亲感到高兴,沉默在餐桌上蔓延,是啊,母亲怎么懂得这些,她只知道工作、赚钱、买菜,她只知道儿子对牛奶过敏,只知道儿子2岁时得羊癫疯、全身抽搐,她只知道要赚更多的钱,这样孩子才能读更高的书……
没有嚎啕大哭、歇斯底里,这些平凡的小细节才是打动我们的关键。而诉说完这些,母亲并没有要证明什么,而是问“可以吃饭了吗?”她所关心的也不过是儿子能够吃饱一餐饭而已。
儿子终于放下手机吃饭,还懂事地为母亲舀了一勺菜,自此短片结束,片尾的“让爱,来看顾你的生命”点题。
如同以往千万次的走心广告一样,这支短片选取的主角都是我们这些平凡中不能再平凡的人,聚焦的也是“吃饭”这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而越是微小越是大家熟悉的场景,越能激发受众的同理心,从而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
2
高度契合,传递品牌温度
现实中,这样的场景哪一个人没有遇到过?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或许是母亲这一方,或许是儿子这一方。我们总觉得代沟是我们跨不过去的坎,但其实手机才是吧。
在科技发达的当下,科技产品充斥在我们身边,手机成为人手不离的标配,吃饭拿着它,睡觉拿着它,就连短暂的上个洗手间,我们的手里还是拿着它,人仿佛没有了手机就不能活一样,如此一来,别谈沟通了,就连简单的对话都似乎没有时间。
泰国人寿将它们带进短片中,让我们看到了经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我们以为的不理解,其实只是因为不懂得对方的付出,那些看似合理地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电子产品,并不能维系这个家庭,唯有爱才是,而其传递的情感又恰好与泰国人寿的品牌属性不谋而合。
而高契合度,则加深了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连接,通过传递关爱和温暖,激发了消费者内心柔软的情感共振,从而树立了品牌有温度的形象。
3
真正好的广告
并不需要大众的眼泪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独特化,品牌在营销时也越来越注重创意。说起创意,年轻群体好像更偏向于搞笑、夸张、鬼畜的广告,但并不是创意就能让消费者记住品牌,因为无法融合的创意,只能让消费者看过、笑过,然后一笑而过。
因此,才有了走心广告的说法,它们精准地洞察到人性中的种种痛点,每一次紧抓痛点,不故意煽情,也不强行流泪,但非撩得人泪流满面不止。
但事实上,好的广告,它们需要的并不是大众的几滴眼泪,而是希望通过广告,让受众去反思和重审当下的生活,它们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希望通过一个人微小的改变,从而改变更多的人,它们更多地是在向受众传达其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形象。
就像泰国人寿这支广告,照旧没有在片**现品牌信息,而是在结尾才点出品牌,一来减轻了受众的不适感,二来则是通过短片呼吁了更多人关注和关心家庭生活中的父母亲不易,因此,才更加加深了受众对品牌的印象,其效果自然比直接卖产品、卖品牌更让人惊艳。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德邦有话说 玩就是正事 零食时尚风
神转折广告 必胜客月饼 三九新广告
饿了么升级 国风极乐夜 农夫故宫瓶
喜茶大动作 加拿大咖啡 五芳斋广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