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知愚
来源 | 心智战争
滴滴出行占据出行市场品类第一。经历过和优步、快滴的心智战争之后,滴滴在心智中占据了出行的定位。除了在租车市场被神州、至尊、一嗨分割了一小部分,滴滴似乎没有遇到强有力的对手。
1、58速运改名快狗打车。58改成了快狗,有人说司机不愿意被当作 ”快狗“ ,改名失败。而事实上司机怎么看不重要,打车的人能记住就行。没有员工喜欢钉钉的打卡功能,但是老板喜欢就行,员工没得选。
2、相比 ”58“ 和 ”速运“,”快狗“ 和 ”打车“ 是已有认知。已有认知不需要重新教育,特点是一目了然、一见如故、一说就懂。杰克 · 特劳特说,定位是调动已有认知,而不是创造一个新的认知。
3、特劳特专家通过“另一种打车”的定位,重新定位滴滴是运送人的,快狗是运送货物的。
这里渗透着 “侧翼战” 的战术思想:侧翼战要在无争的地带,悄悄地进行。美团宣布进入出行市场的时候,滴滴反应激烈。如果快狗也说要进入出行市场,势必会引来滴滴的封杀。
但是快狗定位自己为运送货物的出行方式,这样一来滴滴不会关注,也不会紧张,快狗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空间。
4、运送货物和运送乘客这两个出行品类之间,有很大的重叠空间。
如果运送的是大件货物,那必然用快狗不错了,如果运送的是文件、合同这种小件货物呢?和运送人有什么区别?当快狗通过运送货物占据心智的时候,再适时进入运送乘客的品类市场,滴滴如何应对?
快狗打车进入的,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前景巨大的品类。
5、快狗打车下一步的战略方向,应该是在占据运送货物的心智之后,迅速进入出行市场。快狗打车不应该也没必要固守原有的品类,而应该根据竞争优势及时进入新品类,扩大自有品类的市场份额。
快狗打车下一步也许会改名快狗出行,从运送货物到运送货物和乘客,再到单独运送乘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