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说,最近聊公众号聊的有点多,希望聊聊App,还有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扯的职业规划。那么,今天,先聊App吧,职业规划下周我们来聊。
之前写过「内容运营新人四不要」,那今天来聊聊在App运营中,可能会遇到的坑,以及不要做哪些事儿。
今天聊的话题,我想换一个形式,先说故事,再说建议。
翻滚吧,刷量君
不要轻易刷量,不要只刷量 6月份,亮哥这边在做的产品「十万个吃什么」去参加了Oppo应用市场的一个专题。
数据很……平淡,并且也没人给评论。
但我们惊奇的发现,有些没听说过的应用,居然下载量爆棚!
于是,亮哥赶紧去找渠道经理。「说!他们为什么下载这么多?」「刷的呀,领导,我们要不要也刷一下?」「这是刷的吗?」「你去看看评论……」
然后,亮哥就贼贼的去点了他们的详情去看看评论:
这是什么鬼?!「那小谁,你过来,刷量要钱吗?」我又去找渠道经理。
「嘿嘿,当然要的。」
「我们目前没有这个预算。」
「……」
刚才亮哥去看,发现「十万个吃什么」下面也有了类似的评论。
嗯,估计是看我们下面没评论怪不好意思,送的。


对于一个新App来说,刷一下下载量和评论,对于产品的推广,是有一定的价值的。这个价值在于2点:
1、大多数用户不信任新产品,但如果下载量大,那么就有可能调动「从众心理」;
2、当用户习惯做热度/下载量排序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在前列。
虽然我是一个坚定的不做「刷」这个动作的运营者,希望数据完全真实。但是,我还是要说,如果确实需要刷量,也一定要找一些好的供应商,同时评论也尽量刷的好看点。
但是,刷量这件事情只能成为你引流的一种最差的备选方案,而不该成为你的主要方式。
道理也很简单:
1、不能长久的靠刷出来的下载量活着;
2、刷出来的下载量并没有带来新用户,外表好看了一点,内在呢?
3、要钱的。预算在那里放着,此消彼涨,钱都给了虚假的下载量,用户活跃怎么办?
引流?轻点,疼
产品、运营沉淀用户的能力是关键
上星期,老大叫黎明哥去办公室喝茶:
「黎明,你们的应用用户量一直起起伏伏的,而且没什么突破啊,要不要考虑做做引流,让用户多进来点儿?」
「老大,你是要进来就死的数字,还是希望进来活跃的用户?」
「有区别吗?」
「有啊,如果你要数字,很简单啊,我们商量个预算,做些投放和活动,马上量就来;如果要用户,那我们还得忍忍,现在产品还很单薄,靠产品目前的能力,用户来了,我们留不住;运营这边的机制目前也不够,人来了就跑。」
「……」
有时候,我们因为背负的指标压力,会很容易去盲目的引流,扩大曝光和用户导入,以求数据的美观和指标的达成。
Web时代,流量是根,有流量,才有可能有转化,所以,大量的引流是永远不会错的,最多你引来的流量和平台不匹配,浪费些流量不做转化呗。
但是App上,引流的动作和留存、促活跃基本是一体的,引来的流量是需要下载和安装,才能够看到内容的,这一点和Web完全不同,用户付出的成本比Web端要高,这样一来,如果用户下载安装完毕后,打开应用翻几下的过程中,应用没有Touch到用户的点(无论是产品功能还是运营能力),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就是关闭应用,至于删不删,那得看用户的习惯和判断。
因此,App上的引流是一件需要慎重的事情,而是否能够做这个动作,就取决于你的产品和运营是否准备好了。
具体来说,你的产品是否拥有让用户觉得OK的功能、你的运营是否建立了能够让用户保持活跃的机制,是是否能够引流的关键。
但判断产品OK、运营机制Stand By的标准是什么?
各个产品有各自的特点和判断依据。
那如何判断这个判断和依据是否正确呢?
先拿一个渠道做尝试。如果这个渠道的数据比之前有提高,就可以逐步打开其他渠道做引流。
那尼?要招个渠道?
好的渠道经理让运营效率更高
上周,有个朋友找隔壁老王吃饭。席间,这位朋友和隔壁老王说:
「老王啊,我最近在做一个App,你觉得怎么做能快速的把量做起来啊?」
老王嚼着嘴里的肥牛,说:
「去找个和应用商店关系好的做渠道推广的,不管哪个商店,小米啊、华为啊、联想啊、360啊、应用宝啊、百度啊,随便。」
「这个人有什么用?」
老王好不容易吞下那块肥牛:
「你个SB!一个好的渠道人员能够让你的运营效率更高。」
这个可能是很多创业公司的通病,今天还听说某公司把渠道推广的人员放在产品组而不是运营组,这也是够够的了。
一个好的渠道人员,可以去争专题、搞首发,能做好ASO,这都是省心省钱的事儿。
而运营就能专注在,如何把产品的用户抓住,如何去做应用内的转化。
好渠道很难得的,如果你是一个做App渠道运营的,我觉得很有前途,好好做,看好你哟~
而如何做一个好的渠道运营推广者呢?
1、不要试图一下子和所有渠道都建立良好关系,先做好一个渠道;
2、不要只盯着一个渠道,做好了一个渠道,就多去和其他渠道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3、不要只做数据表格,要从渠道端的数据反向给出建议和意见,帮助产品和运营提高。
搜名字咋没有?不要忘记ASO
李雷雷的产品上线了,结果搜索关键字,找不到自己的应用——其实不是找不到,而是这个应用的排序排到了「千里之外」。
应用市场中的关键字竞争非常激烈:

如果你不好好做ASO,你的应用就会被甩的远远的渣都不剩。
做ASO,就要知道ASO的优化思路是什么。
无论是安卓还是苹果,ASO的优化思路几乎都可以归纳为三点:
1、热词2、下载激活量3、评论
刚才这张图里,反应的就是热词的情况,你是不是见过很多名字后面了跟了一长串描述的应用?
就是这样咯。
而下载和评论的问题,见今天说的第一个不要。
虽然刷量和刷评论可以在短期内对ASO有帮助,但如果你没钱不够烧,不能形成长期的效果,那还是权衡下再说。
再次重申,我并不是说刷不能做,但要有前提,不为了数据好看而刷,但可以为已经准备好的产品快速推广而刷。
有时候,我们不是不懂其中的逻辑,我们只是会偶尔浮夸得忘了初心。
张亮:微推客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张记杂货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