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司马特小分队第13篇原创文章
你是否渴望成为部门经理,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行动?
你是否即将要领导一个团队,却对未来该如何带好团队心里没底?
你是否已经是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却依然面临着重重的管理困难和挑战?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在职场中都想要不断升职、加薪,人往高处走,自己也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也有两段带队经验,说说我这些年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希望能给那些刚成为、想成为、或者即将成为中层管理者的你们带去一些启发和帮助。
而立之年,拼的不再是奋不顾身,拼的更多的是思维模式、行动和资源。
1 价值观和目标是管理的首要前提
我看到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声称自己以用户为中心,虽然在产品设计上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是却在客户服务上置若罔闻、无动于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情况很多,尤其是前两年我在淘宝购物时,碰到好几次产品质量有问题要求退换货的,要么就是处理相当之慢、要么客服干脆没有任何反应,排除人力不够的可能性,更多是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没有落地到团队执行层,到一线(一线才是接触客户的阵地),导致客户一堆投诉和退换货,还敷衍了事,最后连仅存的一丝口碑都消耗殆尽,我想这些店倒了老板估计都后悔死~
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自己的工作中:
有些人在应对客户提出的售后软件问题时,一旦比较繁琐、或者占用自己过多个人时间时,不耐烦就直接忽略了,或者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亦或者对客户提出的需求视而不见、甚至做出一些伤害公司形象的事情。这个说小了是个人态度和情绪问题,说大了是公司价值观没有落地~只停留在管理层喊喊口号,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以客户为中心。
当然除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引导之外,还需要配合制度进行约束,这里制度就不做展开了。
初创公司的价值观其实说白了就是老板的价值观,在公司没有成熟体系的时候,老板处理事情的方式、态度、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是影响员工、企业的核心因素,所以为什么说“创业公司的天花板是CEO”,不单单是说发展业务的速度、驾驭公司的能力,更多的是他的个性和价值观是否足够成熟。
价值观一定需要被传递下去,那么假如价值观没有宣传下去,大家其实各自心里都有一杆自己的秤,都有自己的一个衡量标准,但基本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那就是会不知不觉倾向自己,偏袒自己。个人价值观差异化大的,就容易在项目推进的过程**现矛盾,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
团队的管理者对于团队的影响力就像CEO对于企业的影响力一样重要。
团队的价值观是整个团队一个基本面的共识,大家在这个框架、体系内遵循着一些既定规则,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默契,这种默契能引导团队走向更好的化学反应,成为一个凝聚力更强的队伍,而且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去遵循这些规则,因为大家知道打破这种规则既要接受惩罚,也会和大家格格不入,一旦深入人心,那么团队的价值观就初步建立成功了~
然后通过不断地长期地实战、配合、成长、成熟,整个团队的风格也就慢慢地朝着预计的成型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形成牢固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核心中高层人员尽可能想方设法维持不变,保持稳定性,一旦核心人员变化过大,毫无疑问就变得很难建立了。
2 善用产品思维能帮助针对性地去管理
用互联网的话来说,团队成员就是你的用户,管理方式就是你的产品,怎么根据目标用户打造一个合适的产品异常重要。
管理的最终目的,在我看来,是要把负责的业务做大,做强,为公司带来产值和影响力。
如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团队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当然实现目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这也得看业务是否有进展、老板是否足够耐心等因素。
因此管理的大目标必须是与公司一致的,是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下,就像每一次人大代表的总纲一样,各个代表相应的去规划自己地方性的政策,前提是围绕着总纲。这个就像你的产品定位,定位必须足够准确,怎么样的定位就是给你的用户提供怎样的服务,减少偏差。
首先你需要对你的团队成员进行画像分析
画像的纬度有很多:比如技能专业度、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态度、沟通协作能力、自己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等等。
然后我怎么做呢,先给他们划分一个等级,类似于需求优先级,比如A队列(指标分都是比较高的),B队列(指标分中等),C队列(指标较低),这里要强调下,这个分类绝不是一尘不变的,会随着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下动态去考察,是一个灵活调整的过程。
然后根据画像,你就可以开展你的管理工作了 ,主要有几下几点:
(1)(从我角度)判断,判断什么?判断该把怎么样的工作交给哪些人;根据它们职业规划判断应该把他放在哪一条业务线,当然这还是打绩效分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和求,有自己的怯和懦,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非常重要,否则做着一件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其实是很痛苦的,没有把他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对他还是对团队都是百害无一利,而要了解这些,你必须和你的队员经常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就像了解你的用户,你必须在一线和用户打交道。
(2)(从他自己个人角度)针对不同层级的团队成员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最大化它们的能力,帮助她们成长。对于创造力很强的人员,尽量给予他一些发挥空间和足够的支持,说不定他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3)(从公司角度)挖掘和培养最优秀的那一批人,让他们逐渐成为公司的骨干,同时不断提升B类转向A类的比例,逐步淘汰和减少C类的人员,同时通过引入新鲜血液保证整个循环的正向流动。
每家公司都有各种类型的人,对于管理者来说,他只要抓住核心人员就可以,对于有极度负能量的人,只是纯抱怨,你必须快速不拖泥带水的fire他,因为他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但是抱怨也需要分情况,当一个人抱怨的时候往往就是对现有的环境、工资不满意。这个时候你需要警惕,是不是团队发生了某些问题但你还没有感觉到。
对于重点核心团队人员,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放权,相反不是遏制他,或者增加限制他的条条框框。对于可培养的“人才”,应该不断给他更高的要求、更多的难点去刺激他攻克、快速进步。
3 好的管理策略让你事半功倍
3.1、我们还需要对人员的岗位职责做非常明晰的安排 。如果领导资源分配安排不妥,或者人员职责不明晰,一个事情2个人同时做、导致下面人互相“打架”,那么肯定是领导的责任,没有安排好。
3.2、至于管理风格:
我见过严厉的、宽松的、适度的,其实没有强迫说一定哪种管理方式最好,只能说跟管理者本身的性格有关,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风格的管理方式。见过不少企业家都风格迥异,但是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无论如何,管理者都要有足够的包容、信任、给下面团队一定的容错空间、极强的目标感,因为缺少这些,是带不出一个充满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的。我本身也依然在为此而不断思考和努力。
3.3、另外最重要的一点:目标,制定目标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学问,这里不延展开讲太多,只讲几点有用的。
短期的目标驱动其实是非常有效的,设立一个不大也不小,有挑战的目标和对应的实施策略,再加以鼓舞,会极大程度的提升团队士气。
当然长期目标和策略也得有,这是大方向,但不要经常变,三天两头的变会让大家觉得你自己都没有想清楚,显得很轻浮,且对于下面的团队的威信力也会大大降低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了:这不就是画大饼嘛?明年公司要怎么怎么样。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让团队成员认为你的话并不只是画饼,这个非常重要!最最核心的就是拿出成果。你能把你画的饼做出来,分给大家吃掉,这是最好的一个结果,每一方都满足了自己心中的需求。但是实际上有些情况往往并不能如你所愿,比如你们没有完成既定目标,这个时候作为管理者你需要站出来承担责任,并且把问题的原因做深度的剖析,哪些没做好的马上进行调整和改变,要申明严峻性,还需要鼓励成员。其实永远不存在100%成功一说,更何况创业九死一生,有的时候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也需要坦然面对,并且能够知耻而后勇。
当然适度的活动和团建也是缓解紧张焦虑的团队氛围的有效方式,帮助大家尽快调整过来,重新进入新一段旅程。
4 作为一个管理者,去一家怎样的公司最适合你?
其实这就像一个员工选择offer一样类似,也给一些年后要换工作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吧。
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你需要自知,这可能是做的安稳开心,可能是渴望能力的成长和提升,也可能想要去尝试一些让你觉得有价值有成就感的事,当然也有可能只是为了多赚些钱。真正了解自己诉求,才能更好的去判断那家公司是不是符合你的胃口。
比如,如果你自己去做出一些有成就感的事,领导层给予你权利、赋予你责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子,如果当影响你成功的各方面因素都受限时,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开展下去的事,你需要花10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达到另外一个享受较多资源的团队的高度。
听说过一些朋友的苦诉,什么都是公司的老板说了算,但是做的不好全部他们背锅,老板没有丝毫当初做决策时的担当。如果真是这样,那和你的诉求就是相违背的,哪怕老板给你开出很高的工资,你都不应该去,因为这场合作从开始就是错误的,而且也是很难改变的。
但是如果本身你主要是为了去学东西,为了自己的成长的,那么遇到一个事必躬亲、能力超强、控制欲极强的老板说不定也是件好事~
所以环境真的很重要,这里说的环境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指你的工作能成功的必要因素,比如你的管理权利、你的资源、公司是否对你的项目足够支持、是否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配合你。当然这里又分成2种情况,一种无需操心,公司全部帮你安排好(这种极少);另一种是没有环境自己创造环境,然后这种情况又可能存在好几种延伸情况,创造环境极难、简单、一般,什么情况下极难,你要会判断:公司当前注意力压根不在这个业务上,注意力和资源倾斜只有5%以内,那么这种业务就尽量不要去碰。
信、或不信,它就在那里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有项目、业务,再组建团队,创业也一样,所以带团队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把业务做起来,只有为公司创造价值,才会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和人员配置,简单而言,对你来说,最最终极的目标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先挣他一个亿。
一个人能不能变的很强,首先在于你的思考力,其次是你的执行力。你的思维模式、结构是否能不断升级,决定着你的选择,而无所不能的行动力则是帮你深化思维模式,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迭代。
无论工作或者管理都是如此。你需要记住的是:方法和持续性可以创造很多可能,打败很多不可能。
最近区块链文章实在太多了,我都看的快吐了,所以先写一些其他的主题换换口味。另外马上就要过年了,搬砖的我上好了最后一天班也终于在今天放假了,看着朋友圈已经开始上演春节摄影大赛,我也迫不及待想要回家咯~~
这里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2018年旺旺旺!!!!
PS:杭州每到节假日就像一座空城,大家自行感受下
评论(0)